首頁>>國際

“萊豬”翻版?民進黨為日本“毒”草莓開方便之門

2023-05-07 23:15:02 | 來源:同城装修网
小字號

QQ:5761273-罗总][日结:3000-10000可兼职]百万年薪不是梦,从这里开启你新的人生

  “萊豬”“核食”陰影未散,臺灣食品安全領域“烏云”又起。

  除大型超市Costco的進口綜合莓被檢出含甲型肝炎病毒,自日本進口的草莓又被檢出含禁用農藥,然臺灣當局“食藥署”日前邀請專家研討后,竟然選擇放寬農藥檢測標準。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來源:中時新聞網

  “削足適履” 放寬農藥檢測標準

  近日,臺“食藥署”公布1至2月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結果,逐批查驗的日本進口草莓中含有“克凡派”“氟尼胺”兩款被臺灣禁用的農藥。

  臺灣食品輸入查驗,分為一般抽批、加強查驗、逐批查驗3個等級,并依照進口產品風險調整查驗方式。自日本進口的草莓,屢現不合格記錄,“食藥署”不只一次采取100%逐批查驗的方式,稽查結果顯示,仍有相當多的日本草莓被驗出農藥殘留。

  “食藥署”負責人吳秀梅稱,日方曾提出申請,準許“克凡派”“氟尼胺”兩款農藥用于草莓,相關流程日前已由專家會議通過,接下來將依程序走預告流程,最快兩周內上網公開。此舉意味著,相關檢測標準將被放寬,農藥超標違規的日本草莓將合法。

  據臺媒報道,此種行為,不禁讓人聯想起民進黨當局為掩飾缺電事實,要調低供電燈號標準;為照顧綠營大佬,修改相關條例放寬累犯受刑人申請外役監規定;為淡化民進黨籍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丑聞,把腦筋動到了開放碩士生免寫論文上面等案例。

  回到“毒”草莓事件,不嚴格管控農產品進口、保障食品安全,反而“削足適履”,為不合格產品大開方便之門,民進黨當局的因應方式再次讓人瞠目結舌。

  罔顧民眾健康、農民利益

  臺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在聯合新聞網撰文指出,屢次查獲日本進口草莓農藥殘留違規,為民眾食品安全把關的“食藥署”,竟以高效方式為日本商品放寬食安規范,有為特定對象的農產品護航之嫌。

  中國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臺灣草莓被嚴格要求,采用高標準的農藥殘留管制,結果日本草莓違規,“食藥署”不是要求日方全部退貨、暫停進口,反而幫其開方便之門,這不就是萊克多巴胺美豬的翻版?中國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評價,臺灣草莓農戶自律不使用“氟尼胺”和“克凡派”兩款農藥,“食藥署”卻為取悅討好日本,要降低農藥檢測標準,其囂張顢頇令人嘆為觀止。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苗栗大湖鄉草莓農戶抗議指出,島內農民為食安健康嚴格遵守推薦用藥,管控高標準農藥殘余,“食藥署”竟為迎合日本降低檢測標準,置民眾的健康于何地?對于遵守法令的草莓農戶,又該如何交代?大湖鄉農會推廣部主任胡智郎表示,由于消費者不了解這兩種農藥特性,易被誤導認為日本草莓比較好而采購,將嚴重打擊自產草莓市場,犧牲莓農權益。

  還有網友感嘆,“農藥殘留還可以放寬的?”“臺灣人的命是不是很不值錢?”“以后超速何必開罰單,把速限提高就好”“這很民進黨”“沒有最扯只有更扯,只要碰上美日就自動轉彎,食安算什么,一點都不重要”……

  早有“萊豬”“核食”前車之鑒

  不顧民眾健康福祉,執意開放不合格食品進入臺灣,如此操作已非民進黨當局首次。開放“萊豬”、解禁“核食”即是其廣為人知的荒唐行徑。

  所謂“萊豬”,即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2020年8月,民進黨當局宣布將逐步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及牛肉進口。當局粉飾稱,此舉有益與美簽訂貿易協議,甚至擴展所謂的“國際空間”。

資料圖為臺灣一家商超內的豬肉貨架。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后,福島、茨城、櫪木等多地食品涉遭放射性污染,在臺灣被稱為“核食”,禁止進口。意欲助力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2022年2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宣布開放日本福島等5縣市“核食”進口。

  無論是“萊豬”,還是“核食”,民進黨上臺前后,在反對與歡迎之間,其立場轉變之快、態度變化之大,無不令人咋舌,可謂“極盡迎合之能事”,即便如問題食品,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諷刺的是,若將交往對象換成同根同源的大陸,盡管食品深受臺灣民眾喜愛,卻也很可能獲得被極力抹黑、“抹紅”,甚至污名化的“待遇”。

  如前不久來自大陸的螺螄粉,因外包裝上印有“土味情話”,被臺當局說成是違禁流入的“統戰工具”,要求線上線下全面下架。更有甚者,一冊中學生物課本用“土豆”稱呼馬鈴薯,竟被臺政客說成使用“大陸用詞”,要求糾正,讓人啼笑皆非。

  正如臺灣“中時新聞網”6日刊發評論稱,近年臺灣之所以亂象叢生,關鍵恐怕就在于當局總把法令當成變形蟲,不僅搞雙標,還隨時可因特定利益說改就改。

  在民進黨還要再為問題食品護航之時,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何時才能“食得心安”?籠罩在食安領域的“烏云”何時才能褪去?(作者:南星)

【編輯:陳海峰】   人臉識別驗證存在漏洞  人臉識別是當下頗為熱門的技術,但是3·15發布預警稱該技術也存在漏洞。

[招聘男公关]宿迁市{招聘女公关}+为梦想+去奋斗

  “萊豬”“核食”陰影未散,臺灣食品安全領域“烏云”又起。

  除大型超市Costco的進口綜合莓被檢出含甲型肝炎病毒,自日本進口的草莓又被檢出含禁用農藥,然臺灣當局“食藥署”日前邀請專家研討后,竟然選擇放寬農藥檢測標準。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來源:中時新聞網

  “削足適履” 放寬農藥檢測標準

  近日,臺“食藥署”公布1至2月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結果,逐批查驗的日本進口草莓中含有“克凡派”“氟尼胺”兩款被臺灣禁用的農藥。

  臺灣食品輸入查驗,分為一般抽批、加強查驗、逐批查驗3個等級,并依照進口產品風險調整查驗方式。自日本進口的草莓,屢現不合格記錄,“食藥署”不只一次采取100%逐批查驗的方式,稽查結果顯示,仍有相當多的日本草莓被驗出農藥殘留。

  “食藥署”負責人吳秀梅稱,日方曾提出申請,準許“克凡派”“氟尼胺”兩款農藥用于草莓,相關流程日前已由專家會議通過,接下來將依程序走預告流程,最快兩周內上網公開。此舉意味著,相關檢測標準將被放寬,農藥超標違規的日本草莓將合法。

  據臺媒報道,此種行為,不禁讓人聯想起民進黨當局為掩飾缺電事實,要調低供電燈號標準;為照顧綠營大佬,修改相關條例放寬累犯受刑人申請外役監規定;為淡化民進黨籍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丑聞,把腦筋動到了開放碩士生免寫論文上面等案例。

  回到“毒”草莓事件,不嚴格管控農產品進口、保障食品安全,反而“削足適履”,為不合格產品大開方便之門,民進黨當局的因應方式再次讓人瞠目結舌。

  罔顧民眾健康、農民利益

  臺灣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在聯合新聞網撰文指出,屢次查獲日本進口草莓農藥殘留違規,為民眾食品安全把關的“食藥署”,竟以高效方式為日本商品放寬食安規范,有為特定對象的農產品護航之嫌。

  中國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臺灣草莓被嚴格要求,采用高標準的農藥殘留管制,結果日本草莓違規,“食藥署”不是要求日方全部退貨、暫停進口,反而幫其開方便之門,這不就是萊克多巴胺美豬的翻版?中國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評價,臺灣草莓農戶自律不使用“氟尼胺”和“克凡派”兩款農藥,“食藥署”卻為取悅討好日本,要降低農藥檢測標準,其囂張顢頇令人嘆為觀止。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苗栗大湖鄉草莓農戶抗議指出,島內農民為食安健康嚴格遵守推薦用藥,管控高標準農藥殘余,“食藥署”竟為迎合日本降低檢測標準,置民眾的健康于何地?對于遵守法令的草莓農戶,又該如何交代?大湖鄉農會推廣部主任胡智郎表示,由于消費者不了解這兩種農藥特性,易被誤導認為日本草莓比較好而采購,將嚴重打擊自產草莓市場,犧牲莓農權益。

  還有網友感嘆,“農藥殘留還可以放寬的?”“臺灣人的命是不是很不值錢?”“以后超速何必開罰單,把速限提高就好”“這很民進黨”“沒有最扯只有更扯,只要碰上美日就自動轉彎,食安算什么,一點都不重要”……

  早有“萊豬”“核食”前車之鑒

  不顧民眾健康福祉,執意開放不合格食品進入臺灣,如此操作已非民進黨當局首次。開放“萊豬”、解禁“核食”即是其廣為人知的荒唐行徑。

  所謂“萊豬”,即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2020年8月,民進黨當局宣布將逐步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及牛肉進口。當局粉飾稱,此舉有益與美簽訂貿易協議,甚至擴展所謂的“國際空間”。

資料圖為臺灣一家商超內的豬肉貨架。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后,福島、茨城、櫪木等多地食品涉遭放射性污染,在臺灣被稱為“核食”,禁止進口。意欲助力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2022年2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宣布開放日本福島等5縣市“核食”進口。

  無論是“萊豬”,還是“核食”,民進黨上臺前后,在反對與歡迎之間,其立場轉變之快、態度變化之大,無不令人咋舌,可謂“極盡迎合之能事”,即便如問題食品,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諷刺的是,若將交往對象換成同根同源的大陸,盡管食品深受臺灣民眾喜愛,卻也很可能獲得被極力抹黑、“抹紅”,甚至污名化的“待遇”。

  如前不久來自大陸的螺螄粉,因外包裝上印有“土味情話”,被臺當局說成是違禁流入的“統戰工具”,要求線上線下全面下架。更有甚者,一冊中學生物課本用“土豆”稱呼馬鈴薯,竟被臺政客說成使用“大陸用詞”,要求糾正,讓人啼笑皆非。

  正如臺灣“中時新聞網”6日刊發評論稱,近年臺灣之所以亂象叢生,關鍵恐怕就在于當局總把法令當成變形蟲,不僅搞雙標,還隨時可因特定利益說改就改。

  在民進黨還要再為問題食品護航之時,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何時才能“食得心安”?籠罩在食安領域的“烏云”何時才能褪去?(作者:南星)

【編輯:陳海峰】


  《 “萊豬”翻版?民進黨為日本“毒”草莓開方便之門 》( 2023-05-07 23:15:02版)
(責編:admin)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0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三级APP|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2020视频|欧美特大黄一级AA片片免费 影院
后合同義務是指什么_最新動態_浙江知識產權律師網
Rss | Tags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服務領域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最新動態 > 正文 最新動態

后合同義務是指什么

 來源: 日期:2017/3/17 16:10:42 人氣:11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來了!這些新部門將亮相

今天,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改革后,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具體調整情況如下:

一、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

1、組建自然資源部。

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2、組建生態環境部。

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

3、組建農業農村部。

不再保留農業部。

4、組建文化和旅游部。

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游局。

5、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6、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

7、組建應急管理部。

不再保留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8、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

9、重新組建司法部。

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10、優化水利部職責。

不再保留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

11、優化審計署職責。

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

12、監察部并入新組建的國家監察委員會。

不再保留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

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二、國務院其他機構調整

1、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2、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不再保留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3、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4、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

5、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

6、組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不再保留國家糧食局。

7、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

8、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不再保留國家林業局。

9、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

10、調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隸屬關系。

11、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

    國務院組成部門以外的國務院所屬機構的調整和設置,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準。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徐萌_NN7485

    標簽:
    網站首頁 | 律師團隊 | 聯系我們 | 在線留言 | 網站地圖